報復性熬夜其實是自我報復? 避免「過度補償」心態的 5 個方法

內容大綱

當你好不容易完成工作,洗好澡收拾好自己卻發現已經是十一二點了。你躺在床上不想這麼早就睡,你心想:多滑一會手機或多看一會小說去慰勞今天這麼辛苦的自己吧!最後,你到了三四點才睡。

第二天起床,你如常拖著疲憊的身軀上班上學,這樣的循環日復一日,開始使你厭倦。你想脫離「#報復性熬夜」的惡性循環嗎?

【為何我們會「報復性熬夜」?】

「只有在凌晨兩三點時,我才感覺自己真實的活著」,這句話大概是不少人的生活寫照。其實報復性熬夜是一種「補償心理」(Compensation)!

🛡️ 「補償心理」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 (Denfense mechanism) 

當我們因為生理或心理問題受挫時,便會不自覺地用一些方法或在其他領域彌補這種缺陷,試圖緩解受挫產生的焦慮。因此它能幫助我們維持正常心理健康狀態。

🛡️ 我們透過熬夜試圖「補償」自己 

當我們白天要花大量時間在工作,忙著處理別人的事情、關係或生活上的困難與矛盾時,我們能給自己的時間(俗稱Me Time)便只能去凌晨時分找了。

🛡️ 有分消極性和過度補償

與消極性補償(例如:事業失敗卻用家暴去獲得滿足感)不同,報復性熬夜屬於過度補償,即為了奪回失去的自我時間去加倍熬夜。


【「報復性熬夜」的伙伴,有苦自己知】

這樣的過度補償會令我們陷入惡性循環。當我們為了補償 Me Time 而熬夜,而第二天因為熬夜而狀態不好,精神不振和專注力低下讓處理日間事務的效率更低。因此日間可以用作 Me Time 的時間又被消耗了,第二晚還是繼續熬夜。

試想想自己如果沒有報復性熬夜,其實會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嗎?如果持續的報復性熬夜,更可能會累積成不同的睡眠問題,如失眠、睡眠不足 (sleep deprivation)、睡眠相位後移綜合症 (Delayed Sleep-phase Disorder)等,對我們的身心造成一定的損耗。


【我們該如何避免「過度補償」的心態?】

1. 容許自己日間「放縱」一下,提早對生活的掌控感

對生活的控制感會影響我們尋求「補償」的衝動。可以試著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做一點自己想做的事,提高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。

例:吃零吃,或忙中偷一下懶,這些瑣碎的事或能帶給你一些微妙的滿足感呢。

2. 下班後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間

⭑ 給予自己徹底放空的時間,也許就不用要熬夜去補償自己。

例:下班後獨自逛一下街,去咖啡店享受一杯咖啡,或者偶爾獨自吃飯、為自己下廚準備晚餐。

3. 提前做好睡覺前的準備,讓身體進入「休息模式」

⭑ 有學者指出,有時候我們不願睡覺是因為對睡前準備感到抗拒,例如鎖門、脫隱形眼鏡和洗漱等。可以提早調節大腦和身體到「休息模式」,讓自己從一天的忙碌中抽離出來。

例:提早洗漱、提早洗澡等,預先執行睡前準備

4. 把娛樂融入省不掉的日間時間(例如:通勤和做家務)

⭑ 我們可以善用日間一些無無聊聊的瑣碎時間放鬆心情,也許能避免用熬夜去補償。

例:運用交通、做家務的時間聽音樂、聽博客或做自己喜歡的事。

5. 在白天用美食獎勵一下自己

⭑ 我們在白天總是在控制自己,以致在晚間才會尋求補償。用一頓美食讓自己放縱享受一下,總比在夜裡用熬夜去補償好。

我們都清楚習慣了熬夜其實就很難戒掉,大家都渴望在這讓人疲憊的生活中尋找一個讓人喘息的空間。但試著少熬夜一兩天,對自己的身體好一點吧!


小編的話:睡眠問題看似只是生理問題,但背後受很多心理因素和生活習慣影響著。如果你在睡眠遇到困難,尋求心理諮詢師的準確分析,能助你「對症下藥」地改善睡眠呢~

這篇內容對您有幫助嗎?訂閱我們接收更多有用資訊!

Share:

Social Media

Most Popular

Categories

有煩惱?在等一等找到答案。

Trending

相關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