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受不能控制的事,以行動改善生活——接納與承諾治療

內容大綱

Sandy(化名)結婚十年,育有一子。她自問對家庭盡心盡力,但丈夫最終提出離婚。此外,Sandy 近年因生病而長期感覺勞累、沮喪和焦慮,自我形象低落。由於長期受失眠困擾,Sandy 在家人的鼓勵下走進了輔導室。

為了擺脫婚姻失敗的陰霾,她與丈夫斷絕來往,為兒子轉校,更刻意避開社交場合。然而,Sandy 每次看見兒子都會想起和丈夫生活的點滴,令她情緒波動又非常自責。她是這樣評價自己:「我的人生一團糟,沒有人喜歡我」、「我是個失敗的媽媽」。顯然地,連她也不喜歡這個狀態下的自己。

【接納與承諾治療如何看待痛苦?】

相信每個人都有經歷過受傷、挫折或壓力。有時我們為了擺脫負面的感受,會刻意避開令自己痛苦的關係和場合。短期內,我們可能會覺得好受一點,但這個做法偏偏確定了我們對自己的評價: 「我不擅長這個」、「我應付不了」。

從接納與承諾治療 (Acceptance & Commitment Therapy, ACT) 的角度來看,這樣做會讓我們與負面想法纏在一起,並容許想法掌控自己的行為。我們會因陷入認知糾結 (Cognitive Fusion) 和經驗逃避 (Experiential Avoidance),而錯過了體驗此時此刻,更會因此看不清楚自己最重視的價值 (lack of value clarity),自然無法展開令自己積極滿足的生活。

【ACT 能如何幫到我?】

ACT是其中一種經科學實證的治療模式,不同證據已證實它對憂鬱、焦慮、工作壓力、藥物成癮、思覺失調症等情況均有療效。

ACT的目標是要增加人的心理彈性 (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)。治療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:

1. 治療師會透過不同隱喻和技巧練習,協助案主了解其糾結所在。
2. 透過「正念」提高案主對感受和看法的覺察,讓案主注意此時此刻,並給予痛苦想法多一些空間。

3. 治療師會與案主一起探討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,學習以行動實踐價值觀為本的人生。

由此可見,ACT 既講求積極實務,更是一種體驗式(邊學邊做)的治療。


【為自己的故事賦予新的意義】

從治療師帶領的體驗活動中,Sandy 明白到糾結在不美滿婚姻的代價——愈想擺脫過去卻徒勞無功。當她把對自己負面的自我評價讀出來,並為自己的故事命名時,Sandy 開始學會從旁觀者的身份去看自己的經歷。這個角度讓她有了新的想法,並提供空間讓她重新反思,自己與這些想法和感受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相處。此外,每次面談時的正念練習均提醒她,要多留意身體此時此刻的需要,多關顧和接納自己。

作為單親媽媽,Sandy 仍然覺得自己做得不足。然而,當她慨嘆自己沒資格當一個母親時,她會做正念練習去觀察並安慰這個無力的自己。接著,她會看看兒子的臉。

這提醒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:學習去愛。

於是她又鼓起勇氣,義無反顧地去抱抱兒子,跟他說一句「我愛你」。

【治療師 Maggie 的話】

簡單來說,接納與承諾治療是一個奇妙的治療模式,它提醒我們「接受不能控制的事,以行動改善生活」。你願意展開一趟接納自己,尋找價值的旅程嗎?

小編的話:當我們能從痛苦的過去解讀出對自己的意義,看到自己渴望怎樣的生活體驗,便能走出痛苦。願你能找到自己重視的價值,並開始在生活實踐它。若你需要一點協助,不妨在平台尋找與你同行的治療師!

▼ 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 (由治療師提供) ▼

羅斯.哈里斯(2009)。《快樂是一種陷阱》。台灣:張老師文化。

The Unwelcome Party Guest – an Acceptance & Commitment Therapy (ACT) Metaphor (2011), Joe Oliver,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Yht-guymF4&t=4s

【接納與承諾療法: 心理教育短片】3: 絕望與悲觀收音機 (2020) 東華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,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taMNysjjUo

【接納與承諾療法: 心理教育短片】 4: 內心的掙扎(國際象棋)(2020), 東華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,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13LDYw4AKOU

【接納與承諾療法: 心理教育短片】5: 核心價值v.s.目標 (2020), 東華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,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xHYOpCagH8

Maggie 治療師的小檔案

關於:Maggie擁有近十年社會服務機構工作的經驗,於各中、小學及公眾平台推廣性健康教育。近年致力心理輔導的工作,在學校及社會服務機構提供心理輔導服務予兒童、夫婦和長期病患者等。在輔導方面,她主張以人為本,重視人的能力多於問題,於處理個人成長、人際關係、情緒管理及親子關係等尤有經驗…

這篇內容對您有幫助嗎?訂閱我們接收更多有用資訊!

Share:

Social Media

Most Popular

Categories

有煩惱?在等一等找到答案。

Trending

相關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