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人相處時只會討好別人嗎?-習慣性討好

內容大綱

當面對別人不同意見時,只會迎合對方的想法,生怕自己的一舉一動會惹對方不快嗎?常常不懂得拒絕別人嗎?對別人生氣時會有罪惡感嗎?那麼你可能要留意自己習慣性討好的現象喔!

【習慣性討好的特徵】

習慣性討好別人都會有以下的常有特徵:
1. 經常為事情感到抱歉
2. 不能很確切地說出自己的感受,只顧認同別人的想法
3. 總是認為別人的感受比自己更重要
4. 不自覺地過份誇獎別人


【為甚麼只想討好別人?】

童年時的經歷與習慣討好有著莫大的關係,心理學家卡爾·羅傑斯所提出的「有條件的積極關注」(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),即孩子必須達到父母的要求,才能得到他們的關愛,形成一種等價交換的關係。然而這種積極關注會使孩子忽視自我的價值,甚至會貶低自我,強迫自己接受他人的想法,久而久之養成了與人相處時只想討好別人的習慣。

同時,這種不斷討好別人的習慣,不是單指平日奉承別人,也可能是面對創傷時的一種自我保護方法:相信只要一昧令對方感覺良好,別人便不會討厭自己,亦不會再為自己帶來傷害,因而慣性討好身邊的人。


【如何避免習慣性討好?】

1. 設立自己的心理界限
我們都有自己喜歡和討厭的事。學會了解自己的底線,知道自己有甚麼是絕對不能忍受,才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個性,從而更容易重建自我形象,擺脫討好的習慣。

2. 學會擁抱自己的所有
自我形象低落的話,很容易讓我們掉進習慣性討好的無底深潭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,亦有不同的長處。每種個性都有它們的發光點,都值得擁有屬於各自的舞台。也許我們這輩子都沒辦法解決自己力有不及的問題,但我們可以做的是慢慢接納它們,學會跟它們共處。(小編也慢慢接納了自己是重度拖延症患者⋯⋯)擁抱自己的不同面向都有助我們建立自己形象,從而避免習慣討好。

3. 學習表達自己的感受
從日常的小事開始循序漸進,譬如學會拒絕自己不想做的事。別人的想法很重要,但也不要忘了自己的感受亦值得重視。表達自己的意見時,別人的反應或許會讓我們感到壓力,而懂得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便能化解這些尷尬。我們可以透過自嘲的方式,如:「不是不好吃,只是我太挑食~」這樣一句便能好好表達自己的取向,又能讓對方順耳不尷尬。

4. 嘗試面對自己的創傷經驗
這絕對不容易,但只有了解自己所恐懼的,不再被無故的罪惡感束縛,我們才可以從不斷討好的習慣得到解脫。假如不能憑一己之力面對的話,還是建議向治療師談談喔。JAM亦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平台,有需要的話可以到www.jamwellness.io了解~

小編:總是很害怕別人的目光,害怕他們討厭自己,所以我們才會常常討好他人吧。改掉一個習慣並不容易,不要急著讓自己撇掉這個習慣,慢慢來就好。我們每個人都不同,亦無法滿足到所有的人呢。

你有因為害怕受傷而討好別人的經驗嗎?留言告訴我們吧!

這篇內容對您有幫助嗎?訂閱我們接收更多有用資訊!

Share:

Social Media

Most Popular

Categories

有煩惱?在等一等找到答案。

Trending

相關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