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的人生總會遇到一些波折,不論是每天要面對的工作挑戰,又或是一些重大的創傷經歷。而決定我們有多能消化和適應不同的壓力和生命轉折的關鍵,便是我們的心理韌性。這也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必定會擁有的能力。
【甚麼是心理韌性?】
美國心理學會 (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) 指出,心理學家將心理韌性 (Resilience) 定義為能夠適應逆境、創傷等經歷,以及來自生活各方面巨大壓力來源的能力。壓力來源可包括:家庭衝突、人際關係問題、嚴重健康問題、工作環境和經濟壓力等。
如果一個人具備心理韌性,便能擁有從艱辛經歷中「谷底反彈」的能力,並會獲得與之同來的顯著個人成長。而如果能持續具備這種能力,則能讓人在生命上持續地成長和進步,走過不同高高低低的難關。
【什麼不是心理韌性?】
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什麼是心理韌性,但其實我們更加需要知道的是,什麼不是心理韌性。
許多人都會有種迷思:「內心強大的人,不會流淚」,認為擁有強大心理韌性的人的內心是堅不可摧的,沒有人能夠憾動他們的內心。而心理治療師 Amy Morin 明確地指出了這是錯誤的想法,以下引用她提出的其中四個常見誤解。
❓ 誤解一:「心理韌性是天生的。」
其實就像剛出生的嬰兒缺乏站立的力量一樣,沒有人生出來就會有強大的內心力量,足以抵擋來自外界的傷害。可是也正如一個剛出世的嬰兒一樣,任何人能透過訓練認知、情感和行為技巧來增強「心理肌力」。而這也像每一個去健身的人一樣,要讓內心變得更加強壯也是需要時間和練習的。
❓ 誤解二:「心理韌性 = 不曾或不會有心理困擾或心理健康問題」
心理健康和心理韌性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,但往往很多人會假設了如果自己陷入低潮,或是患上了情緒病,就不可能擁有心理韌性。這完全是一個很大的誤解。
事實上,很多內心十分強大的人,其實都曾經與自己的內心和人生搏鬥過一段日子。而就像任何人都可以透過運動訓練肌肉使自己變得更強壯一樣,所有人都可以加強自己的心理韌性,不論是否患有情緒病或其他心理困擾。
❓ 誤解三:「擁有心理韌性,便不需要尋求別人的幫助。」
❓ 誤解四:「心理韌性 = 不會有感性的一面」
😲 想知道為何誤解三和四未必準確?
📖《等一等,給自己的人生留白》有完整內容喔!
【如何加強自己的心理韌性?】
就像我們的身體一樣,儘管遺傳因素有影響,但心理韌性也能通過後天的塑造得以提升。書中的這篇結合了美國心理學會提出的建議和一些個人看法,簡單介紹幾種加強心理韌性的方式(👉🏻 詳情可參考《等一等,給自己的人生留白》)。
1. 與人建立連結
2. 改變自己看待外界事物的看法
3. 關注並照顧好自己
【結語】
不管對誰而言,人生都必定會遇到挫折和挑戰。在這個可以隨意在網絡匿名留言的時代,即使安份守己,我們也可能會在生命中某個時刻,遭受到別人對自己的惡意。
在這些時候,心理韌性便十分重要。它能幫助我們建立足夠厚的護盾,令內心變得強大得足以承受生命中一切最好的收穫,也能承受最壞的謾罵和攻擊。
你開始接納現在的自己,更好地為未來的壓力和挫折做好準備了嗎?
📖 節錄自新書第二章:給雖然有所不足但還能繼續成長的自己留白 ◽️
➡️ 全書《#等一等給自己的人生留白》有更多精彩內容 🤩
🎁 想獲得這本書嗎?我們的抽書活動還在進行中呢~ 🤫
❤️ 還沒有參加抽書活動的你,即日到 4/8 都可以到 Instagram 等一等給自己的人生留白抽書 的貼文參與!
▼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▼
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. (2012). Building your resilience.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apa.org/topics/resilience
Morin, A. (2016). The 7 Biggest Myths About Mentally Strong People. Huffingtonpost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huffpost.com/entry/the-7-biggest-myths-about-mentally-strong-people_b_82176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