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友情心理學:你想擁有怎樣的友誼?
兩天前,一夜之間你的 Instagram 短暫地失去了多少個「好友」?而你知道誰不見了嗎?你與這些追蹤者有多親密?(事實是不太熟的話,消失了也未必會發現吧......)就讓我們趁機會反思朋友對我們的意義,從心理學理解不同的友情濃度吧!
兩天前,一夜之間你的 Instagram 短暫地失去了多少個「好友」?而你知道誰不見了嗎?你與這些追蹤者有多親密?(事實是不太熟的話,消失了也未必會發現吧......)就讓我們趁機會反思朋友對我們的意義,從心理學理解不同的友情濃度吧!
你可能會擔心設立人際界限 (Boundaries),把界限明確告訴別人會讓他們覺得你斤斤計較或不懂人情世故,而這種內疚感讓你不知所措。但你知道嗎?其實設立適當的人際界限對我們保護自己,或與別人產生聯繫 (connection) 都是不可缺少的。
我們每天要都與人相處,你曾因心直口快而引起衝突嗎?說話有很多種方式,但怎樣說話才能與人相處更和洽,人生走得更順遂!來看看這次介紹的書藉,一起學習如何好好說話吧!
在人際關係裡,你總覺得別人要跟你作對,所以你非要勝過對方嗎?假設你真的勝過對方,你又會快樂嗎?
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溝通模式:正面、尖銳、總說反話、憋在心裡...你與家人的溝通方式可能截然不同而產生摩擦。內文看心理諮詢師Maggie為大家解答疑難!
如果你發現自己有很多行為都同情心氾濫,趨向熱心幫助、解救你認為很悲苦的人,甚至過度犧牲自己,是時候拯救你自己。
與朋友傾談能解決對方的煩惱自然最好,但該怎麼辦才能同時避免演變成自己的煩惱?
關係需要磨合,雙方偶然有失誤傷害到別人是正常不過的事。但有時我們明明已經向對方道歉了,他們卻仍然捉著不放。在認為對方是「小器」之前,會不會是我們忽略了什麼,沒有修復好關係呢?
自覺不是內向害羞的人,在朋友面前說話滔滔不絕,可是到了大型聚會從不主動說話。不是不喜歡與人交往,只是討厭和陌生人打交道,覺得沒什麼好說的,感覺很不自在,往往在聯誼活動結束後整個人像被抽光了力氣,回家後甚麼也不想理會,只想好好睡覺。
你有沒有曾經剛到一個新場合,覺得自己緊張又尷尬,不知道該說什麼?或是覺得跟陌生人聊天非常不自在,想要立刻逃離這個社交場合呢?這些都有可能是社交焦慮的跡象。